• 嵇康养生思想论纲(二)

    嵇康养生思想论纲(二) 许建良 南京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   以上在宏观上结合竹林之游分析了践行养生的理由,那么,在微观的方面,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嵇康认为,人的生有赖于身,而就人的身而言,它具有形体,这与其他动物毫无二致;但具有形体并非人,之所以为人的枢机所在,人是形体与精神的整合物,即形神的统一体,在这个意义上,养生也就是形神涵养。   1.“贱物贵身”的价值取向 养生关键的是要看重身的价值,这是“养素全真”的前提条件。嵇康说: 流俗难悟,...

  • 亚健康与肝脏的关系分析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于其表现复杂,主诉不固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对于这种无器质性病变,却既有躯体症状,又有心理症状的“不定陈述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WHO提出亚健康状态最典型的表现为疲劳,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佳、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烦躁、焦虑、易惊等;躯体方面多表现为头晕头重、胸闷、乏力倦怠、食...

  • 沈教授谈饮食疗法在中医养生与康复中的作用

         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及全国第3批师带徒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二十余载,精研医理,德高学深,对中国传统食疗及中医养生与康复学亦有一定见解,现特将沈教授对食疗与中医养生康复关系的认识介绍如下。 中国的食疗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如何烹饪和食用食物,并结合中医药,达到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病后康复,减缓衰老的目的。这种寓医药于日常饮食之中的食物疗法,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医养生与康复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对中医养生与康复学的...

  • 美好人生,从“心”开始

          心血管疾病被视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人体机能运行的动力源。心脏功能对人体健康、工作及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往往忽视了心脏的健康。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保持心脏健康最重要的是从改...

  • 养生保健启示录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

  • 让手脚过“暖冬”

    【前言】 一到寒冬,手脚像掉进了冰窟,每天从起床开始,它们的温度就成直线下降,尽管穿上厚厚的衣物,仍然无济于事。寻根究底,它竟然和你的血管问题有关,还让体内“阳虚”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当然也有可能只是轻微的“雷诺氏综合症”,到底病根何在?那就看各科专家一齐来会诊“手足冰冷症”,给饱受折磨的手脚一个说法。     【PART1:中医名家如是说】 “中医理论里有‘阳虚则寒’,‘阴盛则寒’的说法,‘阳虚则寒’,是指当阳气虚损时,气血就不能温煦脏腑和四肢...

  • 秋冬怎样驱寒保暖

        秋冬如何做好驱寒保暖促健康,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耗损阳气的冬天,万物消长,最适合藏养生命活力。以下对抗寒冷的六招,不妨试试。   规律运动效果好。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但是冬季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运动到身体微微出汗,在家打打太极拳、做做柔软活动,练练甩手功(轻松自然前后摆动),都可以加快血液循环。   温暖食物不可少...

  • 中医养生拯救“夜猫子”

    只要不是那种贪恋视觉刺激而熬夜“刷屏”的“躺尸党”和“手机党”的结合体,当别人冠你以“夜猫子”的称号时,只有你知道挑灯夜战是多么辛苦:空白一片的大脑,模糊飘忽的视线,再加上酸痛困乏的腰背……还是要对自己这惟一的身子骨好一些,用中医简单却有效的养生方法来拯救自己。     ●倒立对抗头昏脑涨   熬夜症状:工作时间太久,大脑不免一阵阵地犯晕,思路也卡在某处动弹不得。   中医支招:倒立   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得你的大脑极为疲倦,而久坐不动也会使你处于缺氧状态。...

  • 立春至,阳气随春生,养生原则有变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今日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气温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增多,大自然万物复苏,一切将逐渐变得生机勃勃。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立春起居|早起早睡 立春起居,遵循的是“稍晚睡而早起”的规律。 从中医的子午流注讲,晚上9~11点为亥时,叫人定,相当于一年的初冬,阳气就要潜藏,...

  • 升阳疏肝龙抬头,唤醒春日精气神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亦名“春耕节”。此时,青龙角宿初现东方,象征着天地间少阳相火渐盛,万物复苏,人体气血亦应顺应自然,阳气从冬季的“封藏”转向春季的“生发”。中医养生着重于固护阳气、疏肝利胆、调畅气机,为全年健康奠定基础。     “龙抬头”寓意阳气升腾,而人体背部为“阳经之海”,督脉贯穿脊柱,恰似巨龙之脊,是阳气运行的通道。中医养生当以“通督脉、升阳气、通气血”为核心要义,叩醒“龙脊”的导引...

第 240 页 , 共 3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