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简介

作者:禾苗 发表于:2025-11-01
火龙灸,火龙督脉铺灸的简称。主要是在施灸的过程中燃烧的火焰如同火龙一般,且热力持续深广犹龙之有力而得名。常规五次为一疗程,隔2-3天做一次,一般3至5个疗程后会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火龙灸是古代宫廷中比较流行的一种疗法,因为疗效显著、舒适安全。火龙灸操作时,在患者背部能看到一条跃动的“火龙”,在施灸时感觉丝丝热气像游龙般沿脊柱两侧向胸腹部、四肢逐渐扩散,全身温暖舒适。经过15-20分钟的操作,施灸结束后,患者自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身轻心怡。一、名称来源(一)施灸时火龙罐沿人体督脉走向排列,其形似一条婉转的蟠龙,故名火龙灸;(二)为晋代真龙天子养生疗疾之御用,故被御封为火龙灸;(三)艾之神火循经走络,温腹暖背,窜透四肢百骸,犹如游龙飞腾,其功效显著,故名火龙罐灸。二、操作方法火龙灸一般5次为一疗程,隔两天做一次,3至5个疗程就会有较明显的效果。第一步,给患者背部用酒精消毒,把用中药浸泡好的纱布条取出,逐条循经络走向摆放在患者背部督脉上;第二步,把一条湿毛巾轻盖在摆好的纱布条上方,上面再盖一层湿毛巾;第三步,沿纱布条的摆放形状,用注射器在毛巾上洒上酒精,并点燃酒精,可以看到在患者背部形成了一条“火龙”;第四步,等病人感到背部灼热,应立刻用备好的湿毛巾按照从头至脚的方向扑灭火焰,并沿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点穴(如至阳、命门、腰阳关等穴)按压,热感减退后再倒酒精、点火,反复操作3~5次;第五步,灸疗之后,取下病人身上覆盖的毛巾,可以看到有细密的水珠渗出,用干毛巾替病人轻轻擦干背部汗珠。第六步 脊柱矫正加点按华陀穴施火罐。第七步 点按阿是穴,现代医学认为阿是穴痛点,是一个细小的病糟,行针刺放血加火罐。第八步 颈腰胸行脊椎矫正施滚法结束步骤。三、机理功效(一)因督脉素有“阳脉之海”之称,而足太阳膀胱经背部通行区域亦分布着对应五脏六腑的背腧穴,故对督脉及膀胱经进行温热及药力刺激可达到激发经气、温通气血、通络开痹、活血化瘀、调和脏腑阴阳、强壮元阳、透邪外出等功效,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二)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任脉还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也有“任主胞胎”之说。此外,任脉与冲脉、带脉皆有交集,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中脘、神阙、关元、气海等对冲、带等阴经有重要的调节和渗灌作用。日常生活中,常人常因进食寒凉、感受风寒等,致寒气滞留腹内,不及时驱除,渐生他病。腹部进行火龙治疗能有温运中土、暖宫散寒温通经络等作用。(三)具体功效一温:以火攻邪,祛寒、散滞,促进血液循环;二通:通经活络,打通经络;改善心脑供血;三调:平衡脏腑气机,调节神经机能,暖宫调经;四补:挟正去邪,补益强身,激活免疫系统功能。四、适用范围1. 体质虚寒者:平素体弱易感冒风寒者;2. 疼痛性疾病、慢性虚损性疾病者:肩颈腰背疼痛、慢性腰肌劳损及脏腑功能失调的调理;3. 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虚寒性胃脘痛、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等的调理。五、适宜人群男性: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女性: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六、注意事项1. 请与皮肤保持适度距离,防止灼伤皮肤。2. 无烟炭化艾条,不能放在此温灸器使用,氧气少,会灭掉3. 灸疗点火期间,患者切勿随意移动身体,以免引发火灾或烫伤。在施灸整个过程中,须有人都在身旁,并备适当的灭火装备。4. 治疗后宜适当多饮温开水,注意保暖,特别是汗出较多者,治疗后4-6小时后方可洗澡。5. 灸疗后个别会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疼痛等情况,可能为伏邪外排途径,需报告医护人员适当进行干预处理。七、禁忌症1. 对热敏感度不高者2. 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俯卧位(>30分钟)者3. 对药物(药酒、酒精、艾绒)过敏者4. 皮肤有破损或严重水肿者5. 极度疲劳、空腹或饱餐、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者6. 妊娠期、月经期及经后3天内、传染病、高热、胸廓及脊柱畸形等;糖尿病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