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对应时辰与四季养生更高效

作者:禾苗 发表于:2025-10-26

中医12时辰养生法

子时(夜里11点 - 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子时,正是阳气开始生发之际。很多人晚上八九点就困意袭来,可一到11点却突然清醒,这便是阳气萌动的表现。

此时,最好能在11点前进入梦乡,如此才能慢慢涵养这初生的阳气。要知道,睡眠与寿命息息相关,就像《类修要诀》所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好

好睡觉就是在滋养阳气,为健康打下基础。


丑时(凌晨1点 - 3点)养肝经

《黄帝内经》有云:“人卧血归于肝。”丑时,是肝经当令之时,人体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肝脏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肝脏如同身体的化工厂,负责疏泄毒素、

藏血养血。倘若此时不睡觉,或是熬夜应酬、饮酒作乐,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无法正常养肝血。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就

像机器缺乏润滑油一样,运转不畅。


寅时(凌晨3点 - 5点)养肺经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寅时,人体气血由静转动,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此时人们往往睡得最沉,而这也是养肺经的黄金时段。肺主气,

司呼吸,朝百脉。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个时辰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因为此时人体气血运行尚在调整,突然起床可能会引发身

体不适。同时,也不主张在这个时候进行早上锻炼,以免打乱身体的气血节奏。正如古人所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遵循身体的自然规律,才能保持健康。

文心一言AI作图_20251026102658.png

卯时(早晨5点 - 7点)养大肠经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卯时,是大肠经活跃的时候,也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段。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需要将垃圾毒素排出体外。此时排便,能及

时清理肠道,为新一天的消化吸收创造良好条件。若排便不畅,不妨憋一口气,借助腹部的压力来促进排便,而不是用力攥拳。这就如同疏通河道,用对方法才能让

水流顺畅。正如《养生论》提到“晨起一杯水,清肠又润胃”,在这个时段保持排便通畅,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辰时(早晨7点 - 9点)养胃经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辰时,天地间的阳气最为旺盛,人体的消化功能也处于最佳状态。此时,脾经和胃经协同运化,就像工厂里的生产线高效运转。

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以应对一天的活动。如果早餐敷衍了事,身体就会缺乏动力,就像汽车没有足够的燃油,无法正常行驶。古

人云“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强调了早餐的重要性,在这个时辰好好养胃经,能为健康加分。


巳时(上午9点 - 11点)养脾经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巳时,脾经当令,它就像身体的“后勤部长”,负责将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各处,滋养脏腑、四肢百骸。

此时人体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是学习和工作的黄金时段。若脾经运行不畅,就如同后勤补给跟不上,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便会出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靡

等症状。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强调了脾在人体中的核心地位,所以在这个

时段我们要保持积极的状态,让脾经更好地发挥作用。


午时(中午11点 - 13点)养心经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此时心经值班。心主血脉,主神志,就像国家的君主统领全局。在这个时段,哪怕没有睡意,也

应该闭目养神一会儿,让心神得到片刻的休憩。因为午时的休息对于养心至关重要,就如同给高速运转的机器按下暂停键,进行一次简单的维护。古人讲“子时大睡,

午时小憩”,遵循这样的规律,能使心脏功能保持良好,让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


未时(下午13点 - 15点)养小肠经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未时,小肠经开始活跃起来,它如同身体里的“加工厂”,对脾胃运化而来的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把有用的精华吸收,将无

用的糟粕排出。此时多喝水有利于小肠排毒,就如同给工厂的流水线补充清洁用水,让加工过程更加顺畅。经过上午的消耗,身体需要在这个时段补充能量和水分,小肠

经的正常运作能保证营养被充分吸收,为下午的活动提供动力支持。正如《医宗必读》所说:“脾土主运化,小肠主受盛化物而分清浊。”凸显了小肠经的重要作用。


申时(下午15点 - 17点)养膀胱经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申时,膀胱经当令,它就像身体的“排水系统”,负责将体内多余的水液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

快,膀胱经的气血最为旺盛,是学习和工作效率较高的时段,很多人在这段时间思路清晰、精力充沛。而且,这也是适合运动的黄金时间,适当活动身体,出出汗,能促

进膀胱经的气血运行,帮助身体更好地排毒。正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身体动起来,才能保持健康活力。


酉时(下午17点 - 19点)养肾经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酉时,肾经开始值班,肾如同身体的“根基”,主藏精,主水液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此时肾经气血最为旺盛,是养肾的

最佳时机。从中医理论来讲,肾精充足,人体的精力才会充沛,骨骼强健,思维敏捷。就像建造高楼需要坚实的地基,身体的健康也离不开肾这个根基的稳固。在这个时

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温和的方式养肾,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肾气耗散。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足见养肾的重要性。


戌时(晚上19点 - 21点)养心包经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戌时,心包经当令,它如同心脏的“卫士”,守护着心脏的健康。心包经气血充沛时,能增强心脏的功能,让心脏更好

地推动气血运行,滋养全身。此时适宜与家人朋友相聚,聊聊天、分享一天的见闻,让心情保持愉悦。因为情绪的舒畅对心包经的养护至关重要,就像给心脏的“卫士”

增添了锐利的武器,使其能更好地抵御外界的“邪气”。正如《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

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强调了心包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亥时(晚上21点 - 23点)养三焦经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亥时,三焦经开始主事,它就像人体内最大的“交通枢纽”,统领着上焦、中焦和下焦,负责通行元气、运行水液。此时人体应进入

平和安静的状态,为睡眠做好准备,就如同给繁忙的交通枢纽按下“舒缓键”,让一切归于有序。


三焦经通畅,人体的元气才能顺利输送到各个脏腑,水液代谢也能正常进行。若在这个时段还不休息,过度消耗精力,就如同让交通枢纽陷入混乱,会导致元气受损、水

液停滞,出现诸如水肿、乏力等问题。古人讲究“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在亥时安然入睡,能让三焦经充分发挥作用,使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修复和滋养,第二天才

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

文心一言AI作图_20251026103112.png

十二时辰养生总结与延伸建议

十二时辰养生法,犹如一部精准的生物钟,遵循着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将养生融入一天的每一个时刻。从卯时大肠经的排毒排便,到亥时三焦经的休养生息,每一

个时辰都是身体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节点。


顺应天时,整体调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络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仅仅关注某一个时辰的养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整体出发,顺应天时变化,形成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比如,

坚持早睡早起,让身体在相应的时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就像给一台精密的仪器定期保养,才能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饮食搭配,助力养生

饮食在养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时辰的特点,合理搭配饮食,能更好地滋养经络。例如,辰时胃经当令,应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早餐,为身体提供充足的

能量;午时心经活跃,饮食宜清淡,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节制,不过饥过饱,保持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运动适度,激发活力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不同的时辰,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申时膀胱经旺盛,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

毒;戌时心包经当令,散步、瑜伽等舒缓的运动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身体。


情绪调节,身心同养

情绪对经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能使经络气血运行顺畅。例如,在遇到压力和烦恼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

松心情,让心神安定。就像给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小石子,不良情绪会激起经络的波澜,而积极的情绪则能让经络如湖水般平静祥和。


四季呼应,养生进阶

十二时辰养生法还可以与四季养生相结合。春季属木,与肝经相应,在卯时等肝经活跃的时辰,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进行一些伸展运动,以助肝气疏泄;夏季属火,与心

经相通,午时要注意避暑降温,保持心平气和;秋季属金,与肺经相连,在肺经当令的寅时等时段,注意润肺养阴;冬季属水,与肾经相合,酉时加强养肾,多吃温热食物,

适当进补。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实用的养生智慧,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只要我们用心去遵循,持之以恒,就能拥有健康、活力的身体,享受

美好的人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顺应十二时辰的节奏,开启养生之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