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痧
    禾苗 2025-11-01

    寒痧

    寒痧 ,痧证属寒者。证见突然腹胀,腹痛,喜按喜暖,呕恶,肢冷麻木,唇青舌紫,神倦短气,面色苍白,舌淡脉微。(一)指寒饮伤中,痧毒寒凝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先宜放痧(放血疗法),接服三备丸等方。(二)寒气外袭所致之痧证。《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寒痧,此系外受寒邪,寒气入经,身发潮热。治法,用钱刮两臂臑穴、两曲池穴,用针刺中魁、大骨空、小骨空穴。”方治以砂仁...

  • 阳痧
    禾苗 2025-11-01

    阳痧

    (一)痧证腹痛而手足暖者。(二)热毒郁结之痧。清·胡凤昌编、孙谰校正的温病类中医文献《痧症度针》卷上:“阳痧,即热毒郁结之痧,多因冒暑耕耘,趋炎奔走,或怒劳郁勃,或醉饱迎凉,皆能成痧。发则头痛、眩运、恶心、腹痛、面赤、目红,甚则护心噤口,汗出如油。治之不速,不半日而死。凡见此等热痧,其四肢必温暖,脉必暴数,或沉伏。与阴痧不同,切不可饮热粥、热汤,尤最忌姜汤、烧酒之类,反致不救。法当先刮后放,并鼻卧龙丹,调服痧药,以开闭塞,而通结滞,或令饮冷水,亦可解毒回生。”阳痧刮痧、放血选...

  • 阴痧
    禾苗 2025-11-01

    阴痧

    (一)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其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后以腹痛、手足冷等为常见症的痧证。症状:腹痛而手足冷者。清·沈金鳌撰《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焠;或因秽气所触而致。”治疗:宜藿香汤。1)《痧胀玉衡》卷下方(别名“四号否象方” ,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组成:藿香、香附各四分,薄荷七分,枳壳、山楂、连翘各一钱。功能主治:主治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用法用量:水煎,冷服。附注:《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方有延胡索一钱。2)《圣济...

  • 暑痧
    禾苗 2025-11-01

    暑痧

    暑痧是指暑天感受秽浊,以头晕恶心,自汗如雨,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脉洪等为常见症的痧证。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处方:薄荷1钱,香薷1钱,连翘1钱,紫朴7分,金银花7分,木通7分。主治:痧之因于暑者。备注:摘录《痧胀玉衡》卷下,别名“二号姤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刮痧选穴:十王、十宣(鬼城、指端、手十指头)...

  • 瘟痧
    禾苗 2025-11-01

    瘟痧

    郭志邃《痧胀玉衡·瘟痧》曰:“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传,甚至一家数人犯痧,或一方数人犯痧。其发也必恶寒发热,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疟非疟,或气急发喘,头面肿胀,胸腹饱闷,或变下痢脓血,轻者常连岁月,重者危急一时。治宜放痧消食积为主。俟痧毒已泄,然后和解清理,除其寒热,健脾养血,补其中虚。”治法方药宜先放血泄痧毒,继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

  • 绞肠痧概论
    禾苗 2025-11-01

    绞肠痧概论

    证见突然出现上吐下泻,或欲吐不能吐,欲泻不得泻,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腹部剧烈绞痛等症,属痧症之重证。治宜辟秽泄浊,利气宣壅,常用玉枢丹、行军散、红灵丹等急救。然后再视其证之寒热,辨证治疗。如证见发热,吐泻,泻下物臭秽不堪,腹痛,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筋脉拘挛者,为热霍乱,即时疫霍乱,治宜清热化湿泄浊,常用蚕矢汤、燃照汤加减;如证见呕吐腹泻,腹痛,泻下物清稀,四肢发冷,苔白腻,脉沉迟,面色苍白,眼眶凹陷,筋脉拘急,为寒霍乱,治宜散寒、燥湿、化浊,常用纯阳正气丸、辟瘟...

  • 拔罐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

    拔罐是相对针灸等众多体外物体疗法而言,是更加安全、可靠、易操作的中医保健康复疗法。操作后的正常反应: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留罐到一定时间,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但很多人身体不适选择拔罐后,其中一些人还是会出现不适。(一)晕罐晕罐是指病人在拔罐的过程中出现头晕、心...

  • 拔罐的作用原理

    拔罐的理疗方法操作简单,效果不错,老少男女皆宜,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一、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二、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

  • 拔罐罐斑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1)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2)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3)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4)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5)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6)罐斑如出现微...

  • 拔罐的禁忌症

    中医拔火罐虽然很安全、方便、简单,但是除了术前术中有一些注意事项,有些方面是确实禁忌的,涉及到性命问题,应该牢记。一、大出血、大汗、大渴、过饥、过饱、酒醉和过劳等禁用。二、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三、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四、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五、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六、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第 395 页 , 共 4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