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痧
    禾苗 2025-11-01

    暑痧

    暑痧是指暑天感受秽浊,以头晕恶心,自汗如雨,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脉洪等为常见症的痧证。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处方:薄荷1钱,香薷1钱,连翘1钱,紫朴7分,金银花7分,木通7分。主治:痧之因于暑者。备注:摘录《痧胀玉衡》卷下,别名“二号姤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刮痧选穴:十王、十宣(鬼城、指端、手十指头)...

  • 瘟痧
    禾苗 2025-11-01

    瘟痧

    郭志邃《痧胀玉衡·瘟痧》曰:“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传,甚至一家数人犯痧,或一方数人犯痧。其发也必恶寒发热,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疟非疟,或气急发喘,头面肿胀,胸腹饱闷,或变下痢脓血,轻者常连岁月,重者危急一时。治宜放痧消食积为主。俟痧毒已泄,然后和解清理,除其寒热,健脾养血,补其中虚。”治法方药宜先放血泄痧毒,继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

  • 绞肠痧概论
    禾苗 2025-11-01

    绞肠痧概论

    证见突然出现上吐下泻,或欲吐不能吐,欲泻不得泻,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腹部剧烈绞痛等症,属痧症之重证。治宜辟秽泄浊,利气宣壅,常用玉枢丹、行军散、红灵丹等急救。然后再视其证之寒热,辨证治疗。如证见发热,吐泻,泻下物臭秽不堪,腹痛,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筋脉拘挛者,为热霍乱,即时疫霍乱,治宜清热化湿泄浊,常用蚕矢汤、燃照汤加减;如证见呕吐腹泻,腹痛,泻下物清稀,四肢发冷,苔白腻,脉沉迟,面色苍白,眼眶凹陷,筋脉拘急,为寒霍乱,治宜散寒、燥湿、化浊,常用纯阳正气丸、辟瘟...

  • 拔罐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

    拔罐是相对针灸等众多体外物体疗法而言,是更加安全、可靠、易操作的中医保健康复疗法。操作后的正常反应: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留罐到一定时间,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但很多人身体不适选择拔罐后,其中一些人还是会出现不适。(一)晕罐晕罐是指病人在拔罐的过程中出现头晕、心...

  • 拔罐的作用原理

    拔罐的理疗方法操作简单,效果不错,老少男女皆宜,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一、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二、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

  • 拔罐罐斑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1)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2)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3)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4)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5)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6)罐斑如出现微...

  • 拔罐的禁忌症

    中医拔火罐虽然很安全、方便、简单,但是除了术前术中有一些注意事项,有些方面是确实禁忌的,涉及到性命问题,应该牢记。一、大出血、大汗、大渴、过饥、过饱、酒醉和过劳等禁用。二、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三、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四、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五、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六、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 拔罐避免烫伤之法

    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使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那么能不能避免火罐烫伤呢?能,完全能够,但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 拔罐功效的中医和西医机理简介

    拔火罐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应用史,深受广大医患欢迎,尤其是中国民间百姓特别喜爱使用,自然是跟其简、便、效息息相关的。那么拔罐到底是如何发挥其功效的?下面简单介绍。(一)拔火罐的中医原理: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

  • 拔罐疗法简介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行部(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罐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可治疗多种疾病。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晋代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外科疮疡脓肿的记载。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一书中,进一步阐...

第 370 页 , 共 3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