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单式手法(十一到十七)

    十一、搓法以双手掌侧做对称性夹持或托抱住或平压住患儿肢体的一定部位,交替或同时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并在原部位或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操作 患儿取坐位,以双手的指掌面着力,附着在肢体的两侧,相对用力夹持住患儿肢体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并在原部位或做上下往返移动。见图3-14。图3-14搓法动作要领1.术者肩、肘、腕关节要放松,双手着力部位要对称。2.操作时,用力要对称而均匀,柔和而适中。3.搓动要快,移动要慢,动作要灵活而连续。注意事项 操作时,切忌用...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复式手法(五到十七)

    五、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 操作 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坐其身旁,用一手中指或食、中、无名三指螺纹面着力揉脐;患儿俯卧位,术者再用中指或拇指螺纹面揉龟尾穴;最后再用拇指螺纹面自龟尾穴向上推至命门穴为补,或自命门穴向下推至龟尾穴为泻。操作100~300次。 功效 通调任督,调理肠腑,止泻导滞。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按:本法的补泻主要取决于推擦七节骨的方向,推上七节骨为补,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为泻,能泄热通便。六、二龙戏珠 操作 患儿取坐位,或由家长抱坐怀中...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除包含有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穴位属于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不同于经络理论中的特定穴位,具有以下特点:1.形态上不仅具有点状,还有线状和面状之分。2.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四肢部位,尤其是双手分布最多。3.前人虽然对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部分穴位归属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尚未形成理论系统。4.部分特定穴虽属于十四经穴,但因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影响,其作用与成人穴位有所不同。5.其作用原理以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6.小儿推拿特定穴呈面状分布为多,操...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复式手法(一到四)

    复式手法复式手法是小儿推拿疗法中的特定操作方法,它是用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按一定程序进行特殊的推拿操作方法。复式手法在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不一,名称有异。《窍穴图说推拿指南》称之为“大手术”;《小儿推拿疗法新编》则称之为“复合手法”等。有些复式手法至今在临床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要求学习者认真练习,熟练掌握。本节选择小儿推拿临床常用的黄蜂入洞、揉耳摇头等17种复式手法予以介绍。一、黄蜂入洞操作 患儿取仰卧位。以一手轻扶患儿头部,使患儿头部相对固定,另一手食、中...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脾经

    脾 经定位 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操作 本法有补脾经与清脾经、清补脾经之分。补脾经:术者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清脾经:术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一手持小儿拇指伸直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指端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500次;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补脾经和清脾经、...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天突

    本节以经穴和面状特定穴为主,介绍天突、膻中等11个穴位。天突定位 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操作 有按揉天突、点天突、捏挤天突之分。术者一手扶小儿头侧部,另一手中指端按或揉该穴10~30次,称按天突或揉天突;以食指或中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称点天突;若用两手拇、食指相对捏挤天突穴,至皮下瘀血呈红紫色为度,称捏挤天突。功效 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之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若中指端微屈向下...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膻中

    膻 中定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 有揉膻中与分推膻中、推膻中之分。小儿仰卧,术者以中指端揉该穴50~100次,称揉膻中;术者以两拇指指端自穴中向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称为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50~100次,名推膻中。功效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临床应用 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吐痰不利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同用。文章出自:《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乳根

    乳 根定位 乳头直下0.2寸,平第五肋间隙。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扶小儿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位处揉30~50次,称揉乳根。功效 宣肺理气,止咳化痰。临床应用 治疗咳嗽、胸闷、痰鸣等症,临床上常与揉乳旁、推揉膻中合用。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乳旁

    乳 旁定位 乳头外旁开0.2寸。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扶小儿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位处揉30~50次,称揉乳旁。功效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临床应用 治疗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等症。以食、中二指同时按揉乳根、乳旁两穴,称揉乳根、乳旁。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胁肋

    胁 肋定位 从腋下两胁至天枢穴水平处。操作 小儿正坐,术者两手掌自小儿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穴水平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搓摩50~100次。功效 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小儿食积、痰壅、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等症。治疗肝脾肿大,久久搓摩。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慎用本穴。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第 309 页 , 共 3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