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苗 2025-11-01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治疗•咳嗽
咳 嗽【病因病机】1.外感咳嗽 肺为娇脏,职司呼吸,其性肃降,上连咽喉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居脏腑之上,外感邪气,首当犯肺。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当风寒或风热外侵,邪束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痰液滋生,或感受燥气,气道干燥,咽喉不利,肺津受灼,痰涎黏结均可引起咳嗽。 2.内伤咳嗽 多因患儿平素体虚,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致肺阴虚损,肺气上逆,或因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易为乳食所伤,致使脾胃虚寒,健运失职,水湿内停,痰湿内生,上贮于肺,壅阻气...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腹
腹定位 腹部操作 有摩腹与分推腹阴阳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两拇指指端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次,称分推腹阴阳;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摩腹5分钟,称摩腹,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功效 摩腹:消食、理气、降气。分推腹阴阳: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临床应用 分腹阴阳常用于治疗乳食停滞、胃气上逆引起之恶心、呕吐、腹胀等症,临床上多与运内八卦、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相配合;治小儿厌食症多与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相配合。摩腹补法能健脾止泻,用...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脐
脐定位 肚脐中。操作 有揉脐与摩脐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中指端或掌根揉100~300次,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抓住肚脐抖揉100~300次,均称为揉脐;术者用掌或指摩,称摩脐。功效 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症。多与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同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天枢
天 枢定位 脐旁2寸。操作 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食、中指端按揉左右二穴各50~100次,称揉天枢。功效 疏调大肠,理气消滞。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常与摩腹、揉脐、推上七节、揉龟尾等同用。可用中指按脐,食指与无名指各按两侧天枢穴三指同时揉动。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丹田
丹 田定位 小腹部,脐下2~3寸之间。操作 有摩丹田与揉丹田之分。患儿仰卧,以掌摩该处2~3分钟,称摩丹田;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次,称揉丹田。功效 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之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用治尿潴留常与推箕门、清小肠等同用。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肚角
肚 角定位 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之大筋。操作 有拿肚角与按肚角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拇、食、中三指深拿3~5次,称拿肚角;术者用中指端按3~5次,称按肚角。功效 健脾和胃,理气消滞。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腹痛,以寒痛、伤食痛为佳。因本法刺激强度较大,一般拿3~5次即可,不可多拿,拿后向内上做一推一拉一紧一松的轻微动作1次。拿肚角一般在诸手法完成后进行,以防小儿哭闹影响治疗。按:拿肚角为止腹痛的要法。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背腰骶部穴位●肩井(膊井)
本节以经穴和线状特定穴为主,介绍肩井、大椎等10个穴位。肩井(膊井)定位 在肩上,督脉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的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操作 有拿肩井、按肩井和揉肩井之分。患儿取坐位,以双手拇指与食、中两指相对着力,稍用力做一紧一松交替提拿该处筋肉3~5次,称为拿肩井;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着力,稍用力按压该处10~30次,称按肩井;以拇指螺纹面或中指螺纹面着力,揉动10~30次,称揉肩井。若一边揉肩井,一边屈伸其上肢,即为复式操作手法中的总收法。功效 宣通气血,解表发汗,通窍临床应...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背腰骶部穴位●大椎(百劳)
大椎(百劳)定位 在后正中线,当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属督脉。操作 有按大椎、揉大椎、捏挤大椎、刮大椎之分。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大椎30~50次,称按大椎;用拇指、中指指端或螺纹面,或掌根着力,揉动大椎30~50次,称揉大椎;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对称着力,用力将大椎穴周围的皮肤捏起,进行挤捏,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斑为度,称捏挤大椎;用汤匙或钱币之光滑边缘蘸水或油,在大椎穴上下刮之,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斑为度,称刮大椎。功效 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临床应用 按揉大椎常...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背腰骶部穴位●风门(热府)
风门(热府)定位 在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操作 用拇指端或螺纹面,或食、中两指的指端与螺纹面着力,在一侧或两侧风门穴上做按法或揉法20~50次,称按风门、揉风门。功效 解表通络。临床应用 多与清肺经、揉肺俞、推揉膻中等相配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气喘等病症;与揉二马、揉肾顶、分推阴阳等相配合,用于治疗骨蒸潮热、盗汗等病症;与拿委中、拿承山、拿昆仑等相配合,用于治疗背腰肌肉疼痛等病症。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
禾苗 2025-11-0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背腰骶部穴位●肺俞
肺 俞定位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系肺之背俞穴。操作 有揉肺俞、推肺俞和擦肺俞之分。以两手拇指或一手之食、中两指的指端或螺纹面着力,同时在两侧肺俞穴上揉动50~100次,称揉肺俞;以两手拇指螺纹面着力,同时从两侧肩胛骨内上缘自上而下推动100~300次,称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以食、中、无名指三指指面着力,擦肺俞部至局部发热,称擦肺俞。功效 益气补肺,止咳化。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鸣等病症,多与推攒竹、分推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