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敷疗法|阳强不倒 带状疱疹 丹毒 臁疮

    外敷疗法·臁疮 方法一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煅甘石180克、煨寒水石45克、樟脑12克,分别研细末。再把猪板油90克熬化,加入黄蜡、白蜡各120克溶化,投入煅甘石及煨寒水石末熬煎搅匀成膏,取下候冷,加入樟脑末调匀,厚敷患处。l周换1次药。此方适用于臁疮久不收口。 方法二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杜仲30克、冰片1.5克、炉甘石8克,分别研细末,用60克熟猪油调匀,敷于疮面。每天换1次药。 方法三 取位:患处操作方法:将橡胶适量烧成灰,加菜油调成糊状,继将疮面用茶叶水洗净,...

  • 外敷疗法|子宫脱垂 退乳 乳头皲裂 乳痈

    外敷疗法·乳痈 方法一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鲜蒲公英100克、鲜野菊花30克、鲜葱白头10枚,加少许蜂蜜或红糖,捣烂,敷于患处。每天2次。 方法二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大黄粉60克、黄柏粉60克、白芷粉60克,用陈醋调匀,敷在患处,每天2次。 方法三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蒲公英60克、连翘60克、乳香30克,研细末,再将米醋加热调药末,趁热敷患处。6小时敷1次。 方法四_ 取位:患处 操作方法:取生侧柏叶30克捣烂,加蜂蜜60克调匀,敷患处。每天2次。 方法五 取...

  • 外敷疗法|宫外孕 功能性子宫出血 胞衣不下 难产

    外敷疗法·宫外孕 取位:腹部包块处 操作方法:取樟脑6克、血竭10克、松香10克,研细末,用时加热即成糊状,再加入麝香0.1克,摊在白布上,趁热敷于腹部包块处。每天2次。外敷疗法·功能性子宫出血 方法一 穴位:百会 操作方法:蓖麻叶1张捣烂,敷于百会穴。每天换药2次。 方法二 穴位:百会 操作方法:红蓖麻仁15克捣烂如泥,敷贴百会穴。血止后洗去。外敷疗法·胞衣不下 穴位:人中操作方法:花蕊石2克、沉香1克,研细末,酒调成糊状,敷于人中穴。外敷疗法·难产 方法一 穴位:涌泉(双...

  • 外敷疗法|产后发痉 产后腹痛 产后阴户痛 产后缺乳

    外敷疗法·产后发痉 取穴:手心 操作方法:取黄丹21克、火硝15克、胡椒10克,研细末,每次取6克用醋调匀,敷患者手心,汗出生效。本方适用于产后发症,牙关紧闭者。外敷疗法·产后腹痛 方法一 穴位:印堂 操作方法:取牙皂2.5克、细辛1.5克,研细末,继将葱白3根、生姜3片捣烂,加入药末调匀,用酒调成糊状,敷于印堂穴。本方适用于产后小腹疼痛,恶露未下者。 方法二 取位:腹痛处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15克、栀子10克、桃仁10克、沉香10克,研细末,用酒调匀,加热后敷痛处。本方适用...

  • 外敷疗法|小儿感冒 解颅 小儿高热 小儿支气管炎

    外敷疗法·小儿感冒 方法一 取穴:囟门 操作方法:将苦参20克研末,与米饭10克捣成饼,敷患儿额头。本方适用于风热感冒。 方法二 取穴:涌泉(双)操作方法:取白芥子10克研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敷足心源泉穴。本方适用感冒发热,每日2次。外敷疗法·解颅 方法一 取位:颅裂部位 操作方法:取柏子仁120克、天南星30克、防风30克、白芷30克、羌活30克,研细末。每次用60克,取猪胆汁调匀,摊纱布上,敷颅裂部位,包扎固定。药干则用醋湿润,3天换1次药。 方法二 穴位:囟门 操作方...

  • 外敷疗法|小儿肺炎 小儿夜啼 小儿慢惊风 小儿泄泻

    外敷疗法·小儿肺炎 方法一 取位:胸剑突部 操作方法:取黄芩、黄连、大黄各10克,研细末,用热酒调匀,敷于前胸剑突部。约2小时后去药,重症可换药再敷。本方用治小儿肺炎、高热、喘促痰鸣、鼻翼煽动,可退热定喘。 方法二 取位:胸部 操作方法:取生石膏12克、明矾3克、枳实6克、瓜蒌霜6克、蚕砂6克、头发灰3克,研细末,用酒调敷胸部。每天2次。 方法三 穴位:膻中 鸠尾 操作方法:取吊扬尘60克、葱白7根、生姜3片、甜酒曲2粒,捣烂和匀,用热酒调匀,敷于膻中、鸠尾部。本方适用于小儿...

  • 外敷疗法|小儿疳积 小儿呕吐 小儿重舌 口角流诞

    外敷疗法·小儿疳积 方法一 穴位:印堂 操作方法:取巴豆仁1粒、甜瓜子7粒、朱砂1.5克,研细末,用麻油调为糊状,敷印堂穴。每天2次。 方法二 穴位:印堂 操作方法:取蓖麻子2粒、杏仁1粒、朱砂1克,捣泥,贴印堂穴。每天2次。 方法三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白矾30克研细末,用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双)。本方适用于虚寒型疳积。外敷疗法·小儿呕吐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明矾30克,加少许面粉,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双)。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不能服药者。外敷疗法...

  • 外敷疗法|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百日咳 鹅口疮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外敷疗法|口糜 目赤红肿 目翳 视神经萎缩

    外敷疗法·口糜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川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细末装瓶备用。l岁以下每次用3克,l岁以上每次用6-12克,用醋调成糊状,待晚上患儿睡熟后,敷于两足心涌泉穴,以纱布包扎固定,次日晨去掉。连用3晚。外敷疗法·目赤红肿 方法一 取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生南星、生大黄各30克,研细末,每次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双)。本方适用于新生儿目赤红肿。 方法二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黄连研细末,每次取适量,用水调成糊状...

  • 应灸七十症•中风

    中风者,卒然中倒,人事无知,口眼 斜是也。方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医之乏效者,必须用灸。或未经疗治者,急灸无妨。当其国中之时,先灸百会,或灸尺泽。如口噤者,灸风池。左瘫右痪者,灸风市。如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环跳穴可也。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令,旋毛陷中,可容指处。《医宗金鉴》云∶直上耳尖顶陷中是也。)尺泽穴(肘中动脉处,即肘弯内横纹当中,屈肘纹见,《金鉴》云∶屈肘横纹筋骨罅中。)风市穴(端立,垂手于股外,中指尖到处。)...

第 318 页 , 共 343 页